未來都市不淹水?臺北大學論壇籲韌性思維面對<中央社>

 

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舉辦論壇探討韌性都市,陳亮全(左)與廖桂賢教授對談

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客座教授陳亮全

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

八二三大水造成中南部許多地方災害,九月八日一場午後大雷雨又重創北臺灣,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,在防洪或治水之間該怎麼面對?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建議改採「承洪韌性」觀點,透過系統自我調整以增強城市面對變動的忍受力和恢復力,以更謙卑的態度面對自然。

慶祝創立五十週年,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14日晚間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首場大眾論壇,由廖桂賢發表「氣候變遷下的韌性城市」演講,並邀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客座教授陳亮全與談,吸引滿場相關領域學子和關心防災議題的民眾踴躍參與。

廖桂賢感嘆,近年來每逢瞬間暴雨帶來淹水,民眾與政治人物怪罪政府治水不力,政府就不斷增加預算強化各項防洪工程,然而以當今臺北地區和臺北市的設計保護標準來看,其實已經相當嚴格。縱使提高到荷蘭低地城市更高的標準,也不可能永遠不淹水。

「治理核心應該從防洪轉移為培養『韌性』」,廖桂賢認為,與其持續加高堤防,城市更應該發展「承洪韌性」,也就是能夠容忍淹水、使淹水不成災的能力,即使真的帶來嚴重損失,也要能具備可以迅速自我重建、恢復原有社會經濟的能力。

「淹水不等於水災」,她以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為例,當地每年至少泡在水中三、四個月,因此發展出高腳屋、猴子橋等因應雨季生活的設計,人民從小培養划船、游泳等技能和水共生,而在稻田泡水形成「公海」期間,貧窮人家反而更獲得捕魚機會。

因應臺灣城市現況,廖桂賢建議開啟城市整建工程,包括推動「海綿城市」在城市內增加可自然蓄水的空間、打造「耐淹建築」、發展兩棲交通系統,最重要是調整態度,學習與洪水和平共處,而不是一味抵抗。「堤防工程只會帶來錯覺,製造安全假象,以為可以大肆開發,但反而讓大家失去防災意識。」

陳亮全也同意,針對臺灣南北近日淹水現象,多是短時間強陣雨造成,單靠強化防洪工程,必須更清楚計算成本是否划算,人民同時要自問,如果提高賦稅以加高堤防,大家願意嗎?

「首要強化『社會韌性』」,陳亮全主張,除了城市本身的承洪韌性之外,社會工程更是重要關鍵。不光只是政府行政體系的應變彈性,民眾自身也要提高安全意識,重視風險管理,「有App提醒當然很好,但只要看到下大雨,就不要開車進地下道啊!」

慶祝創立五十週年,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今年籌辦「大眾論壇:未來都市想像系列」活動,除了氣候變遷下的城市外,後續還將邀集學者探討生態城市、文化創意共享城市、以及都市與區域經濟等主題,鼓勵民眾共同關心自我生活的都市發展。

都市計劃研究所長林文一表示,迎接多變與不可預測的未來,城市必須像耶穌醫治的痲瘋病患一樣,唯有願意勇敢誠實面對既存的問題,才有被治癒的機會。除了大眾論壇與民對話,他預告,都研所還將舉辦系列專業論壇,並提出國家建言,以學術貢獻社會。

訊息來源:國立臺北大學

<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915 11:34:25>

http://www.cna.com.tw/postwrite/Detail/240820.aspx